欢迎您访问汉中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红会故事 >> 无偿献血

了不起的汉中热血!他们赢得国家“别样勋章”→

来源:汉中市红十字会:本站发布时间:2025/9/16 22:03:59点击次数:288次

2022—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揭晓,我市2397人上榜。让我们走进这个群体,倾听其中三位代表的暖心故事。

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《关于表彰2022—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》,我市共有2397名献血者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。
  他们中,有坚持献血20年的退役军人,有年过半百的小货车驾驶员,也有医药行业从业人员。记者将目光和笔端聚焦这些无偿献血者,倾听并讲述其中三位代表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故事。

退伍不褪色:
20年累计献血13000毫升

“这个金奖对我来说意义非凡,知道获奖后非常自豪,它不仅是对我多年来献血的认可,也是对无数献血者的鼓励。”退役军人熊勇荣获2022—2023年度“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”,他家中的多张无偿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被摆在醒目位置。

  熊勇的献血之路始于2005年。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,那年战友手术急需用血,他和朋友们一起去献血,最终手术顺利完成。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了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和意义,“既可以挽救他人生命,对自己身体也没有伤害,我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。”
  2005年6月14日全血400毫升,2006年6月15日全血400毫升,2007年6月16日全血400毫升……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微信小程序里,长长的献血记录标记了他的坚持:20年来累计献血13000毫升。
  多年的坚持,让他的家人也转变了态度,“现在献血间隔时间快到了,家人还会提醒我该去献血了。我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,带动更多身边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。”
  纤纤不绝林薄成,涓涓不止江河生。熊勇用20年的坚持证明:一个人的热血,可以守护、温暖无数生命。

“熊猫血”献血者:
只要身体允许,60岁后还会献血

2022—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获得者陈斌宗的手机从不静音,因为随时会有医护人员的电话打进来。
  他的献血故事始于十多年前,镇巴县苗乡广场的一次义务献血宣传,“这次宣传让我决定加入无偿献血队伍,也正是这次献血,让我意外发现自己是稀有血型。”十余年间,他累计献血7200毫升。
  最让他难忘的是今年8月的一次救援。正在地里干活的他突然接到医护人员的电话,告诉他有位孕妇大出血,需要他的帮助。他立马放下手上的活,赶到县城广场上的采血点完成献血。后来,手术成功,母子平安。
  与无偿献血事业结下的不解之缘,也改变了陈斌宗的生活习惯,他笑称:“我现在都养成习惯了,饮食上忌大鱼大肉、高糖高盐,献血反过来让我更健康了。”
 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,陈斌宗说:“我今年57岁了,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60岁后我还会继续献血。”

双向奔赴:
献出的爱心又温暖了自己

2022—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魏春侠回忆,第一次献血是在2010年。她与家人在山东省济宁市旅游时看见有人献血,于是她也参与其中完成了献血。在此之后,她保持着一年1到2次的献血频率,15年间累计献血8400毫升。
  3月16日,魏春侠刚完成今年的第一次献血没多久,父亲因病紧急送往医院急救,手术急需用血。因她先前的无偿献血,父亲获得了优先用血保障,在医院的治疗下成功康复。6月,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,她报销了父亲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输血费用。
  “我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间开始的献血行为,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回报给我和我的家人。”这次经历,让魏春侠的家人也深受震动,“之前家人对我的行为不是很理解,经过这件事,大家的想法发生了转变,前几天我们一家人都去献了血。”
 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,一次次生命的接力。从熊勇20年的坚守,到陈斌宗的热心,再到魏春侠的奉献,一个又一个献血者用热血编织起生命的保护网。

来源:汉中发布

陕ICP备12006634号-1

版权所有  汉中市红十字会   电话:0916-2626782 传真:0916-2626782

地址:汉中市市民主街43号市政府4号楼三楼  电子信箱:sxhzszh@sina.com